中华母亲嫘祖“爱美和善”精神永放光芒
庚子正月初八蚕过年
祭拜中华母亲嫘祖
庆春节,拜先蚕,崇母爱,嫘祖高。
防疫情,保健康,孝母亲,习家教。
盐亭根、故乡魂,澭江湖,慈母昭。
大地病,人祸起,爱宇宙,自然消。
儒释道,讲规律,定秩序,不轻瞧。
丝路源,亲先蚕,植桑园,育桑苗。
正月八,蚕神年,嫘轩宫,杨柳飘。
庚子初,联母爱,成基金,通大道。
文化兴,国运兴,龙凤舞,神仙瑶。
阳光照,春意浓,正气升,花枝俏。
父爱山,母爱海,孝父母,顺天道。
拜轩辕,祭嫘祖,千古情,炎黄笑。
灭瘟疫,有歧伯,嫘祖舅,出神招。
歧黄术,救生死,扶伤病,中医宝。
风云起,波澜惊,武汉病,长江眺。
火神山,雷神山,抗疫情,神州造。
小汤山,钟南山,山山出,百姓骄。
东方红,太阳升,众志城,瘟疫消。
(何君梅 顾嘉豪)
《一字歌·嫘祖颂》
安徽九华山
老实先生吴中祥
上古西陵王凤 一仙下凡
采桑葚奉双亲 一片孝心
心灵手巧贤惠 一位才女
兴农耕爱族人 一心为民
养桑蚕织丝绢 一马当先
重情义守诚信 一诺千金
部落先民齐赞 一秉至公
华夏轩辕黄帝 一表非凡
慕贤求婚巴蜀 一往情深
嫘轩恋天作媒 一片冰心
女圣贤龙凤配 一脉相传
不坐享不显赫 一如既往
定农桑勤弼政 一门心思
安抚协和百族 一统中原
架宫室奠国基 一锤定音
弃蛮荒尚礼仪 一本正经
废群婚兴嫁娶 一倡百和
传技艺启文明 一丝不苟
丝绸路惠邻邦 一日千里
先蚕功昭日月 一尊蚕神
南巡道驾鹤去 一大行神
懿德母仪天下 一代祖神
赵蕤与《嫘祖圣地》碑文
四川盐亭县 一安居士赵均中
1991年初春,我当时在盐亭县外事侨务旅游办公室工作。盐亭县金孔镇退休干部王映维先生有天笑咪咪地走进我的办公室,陪同王老前来的还有时任金鸡乡党委书记王兴江,王老神秘兮兮地递给我看一个复印件,他说那价值连城,我将信将疑。不久,他又让我看了那原始抄件。这本原始抄件是王映维先生1949年复抄在一本蜡黄的小书上的,这本小书是他民国末年读过的高等小学数学课本,上面落款是赵蕤撰的《嫘祖圣地》序文。对这个序文我仔细研读了许多遍,慢慢读懂弄通,很是有滋有味。想不到啊,这几百字的碑文竟改变了我人生的命运。以前,我不知道盐亭赵蕤其人,更不知道盐亭远古有嫘祖这位发明家、黄帝的元妃。这篇精美绝伦的碑文,使我着了迷,日夜研读,觉得它语言凝练,条理分明,精彩纷呈,荡气回肠,韵味无穷,我对它爱不释手,它紧紧抓住了我的心。从此,赵蕤、嫘祖成了我心中挥之不去的历史人物,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与他们结下了难解之缘,成为一位追随赵蕤、研究嫘祖其人的土专家。为了探溯中国丝绸之源,还原中华之母嫘祖的本来面目,我简直变成了一个喜欢赵蕤、嫘祖的痴人。
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我工作之余,唐朝大学者、哲学家、韬略家、大隐士赵蕤在我梦里形象多美好,他是研究宣传嫘祖文化的先贤,好像就在我的身旁,十分感恩他引领着我一步步走向远古,亲近了嫘祖。背诵着碑文,心中感奋,慈祥端庄、智慧美丽的中华之母嫘祖的光辉形象时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浑身充满力量。自励小诗中我写道:“一根银丝万丈长,吐丝结革为人忙;四眠四醒不言苦,只为人间着新装。一路寻根艰辛尝,认母追宗理应当;风来雨往都是乐,只为炎黄拜亲娘”。 1992年6月,我与好友王德奎、王映维在《四川文物》上发表了赵撰写的“盐亭县发现嫘祖圣地碑志”。赵蕤,字太宾,号云卿。盐亭县两河镇赵家坝(今自虎村)人。系汉朝四川大儒赵宾的后裔。赵蕤天资聪敏,少年好学,博览群书,长于经世,视功名如类土,视富贵如浮云,唐明皇三召不仕,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和朝廷得失,总结经验,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杂家、阴阳家思想为一体,于公元716年写下了著名的《长短经》传世。现在已被翻译到许多国家,深受中外学者的推崇。该书自序中赵蕤言:“名曰《反经》,大旨在于宁固根蒂,革易时弊,兴亡治乱。具载诸篇,为沿袭之远图,作经济之至道,非欲矫世夸欲,希声慕名”。大唐开元十年至十一年,青年李白仰慕赵蕤学识,前来盐亭金鸡长平山拜师学艺。现在,金鸡初中校址就是赵蕤当年别业,清《盐亭县志》载:“东关书院,其址乃唐贤赵蕤征君之别业也”。李白深知赵蕤学贯古今,满腹韬略,"任侠有气”,很是投缘。赵蕤对李白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李白看见老师在茅屋中养了上千只珍禽异鸟,和它们玩得甚欢,常呼这些鸟儿的名字来手上觅食,很是崇尚。师徒二人习剑术,练书法,探讨治国韬略,结下深厚友谊。李白“杖剑去国,辞亲远游”,在淮南生病时写下许多怀念恩师赵蕤的诗。《淮南卧病怀符罚中赵征君蕤)吟道:“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故人不可见,牌梦谁与适?寄书西飞鸿,购尔慰离析”。《盐亭县志》:“夫妇皆有隐操,远居深山,养鸟下种,可呼来掌上取食"。夫妻二人过着田园生活,自得其乐。赵蕤的这种隐逸之风,在公元733年他给老乡们写下的著名的《嫘祖圣地》碑序中反映出来。该碑序开头有:“学优则仕,于我如浮云,高卧长平,抚翠弄鹤,漱石枕流,乐在其中矣”。可见他的处事态度。
四川盐亭嫘祖文化研究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上下求索丝绸源头和先蚕嫘祖胜迹。考虑这篇碑文和这块碑是不是只有王映维先生一人才知道呢?经过深入调查,我们发现了解这碑文和碑的人很多。1994年10月,我们组织学会主研人员在金鸡青龙山嫘轩宫召开座谈会,有30多位老人说解放前自己亲眼看见过那块唐四方碑。还有衡全三、何德川抄过碑文,只是后来丢失了。他们说碑有多高,有三层,四方,字有核桃大等,可惜1947年的一场暴雷雨冲垮后无人问津。大家还签名作证。王映维先生是个有心人,他于1946年第一次抄写,又于1949年复抄在这个课本上,一直保存得好好的。赵蕤写下的这篇精典碑文被他保存献出来,这为嫘祖重光,为盐亭开展轰轰烈烈的嫘祖文化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盐亭县人民政府于2001年表彰王映维等五位同志为"嫘祖研究特别贡献功臣"
赵蕤一生淡名利,他在乡亲们再三邀请才写下这篇碑文的。赵蕤写这篇碑文不是凭空杜撰的,他是在参考了前碑的内容基础上写成的。《嫘祖圣地》全文500字左右,把嫘祖的生、葬之地,嫘祖一生的功绩,嫘轩宫的地理形胜,官里塑像多少,有哪些人物,描写得清清楚楚,栩栩如生。真是大师手笔,大气磅磷。在该碑序中赵蕤两处用到“补”这个字,是很有意思的。“补,就是修理残破的东西",序文曰: “忆宫史,据前碑所志,补建于期之先祖征从,后文翁治购,大加钢筑,历给兵缺三园矣”。它说明了人们记的悠远历史,那是蜀国开国国王蚕丛氏补建的,蚕丛不是首建者,那么,嫘轩宫还有首建者又是谁呢?当地老百姓代代相传,众口一词说,这嫘轩宫是嫘祖辕轩的孙子颛顼帝亲自建立的。寻根问祖,追本潮源,它把嫘祖仙逝以后人们代代祭祀的这条脉络连接起来了。碑文末尾有“大唐开元二十一年二月谷旦补竖”,它进一步表明这里曾经有嫘祖圣地的前碑,表明赵蕤等前人补充完好后重新竖立起来的。1994年,在盐亭县交通局局长衡凯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在金鸡党政和社会各界的资助下,四川盐亭媒祖文化研究会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黄帝元妃嫘祖陵风景区恢复了《嫘祖圣地》碑。唐碑,我深信王老说的这价值连城的地方文献复活了,我们无愧先贤赵蕤。
嫘祖重光的今天,我十分感念赵蕤这位嫘祖文化研究的先辈,他是真正的嫘祖文化传人和开拓者,如果没有这块碑文,那真不堪设想。赵蕤用如椽大笔写下爱嫘祖的华章,他受到海内外文人雅上的极力赞美。著名诗人,盐亭音乐人任周诰先生放声吟唱:“唐碑,唐碑,嫘祖诞生盐亭县。千古历史消沉,你是历史的佐证,珍贵的史料,唤起了中华儿女爱母情”。著名学者杨超在98四川海峡两岸嫘祖文化研讨会上指出:“赵蕤写下的这个四方碑,我认为它客观总结了唐以前几千年的嫘祖文化和文明的历史"
中华母亲嫘祖魂归故里,如今,赵蕤写下的这一碑序,表达着孝子贤孙的爱母深情,她巍巍耸立在崭新的黄帝元妃嫘祖陵风景区,向人们述说嫘祖的故事,孝子赵蕤的杰作焕发出新时代的绚丽光彩。她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蚕丝文明,她承载那不老的传说和中华母亲媒祖的万世功绩,成为了敬母尊贤的一座不朽丰碑而万古流芳。
嫘祖(lei zu),亦作累祖、絫祖、纍祖、傫祖和雷祖,也有口传成螺祖,还有原名王凤一说,最早见载于战国《世本》,先秦典籍均有记载黄帝嫘祖与巴蜀关系,黄帝元妃嫘祖发明桑蚕丝绸,周代起天子庶民尊奉嫘祖为西陵圣母、蚕丝鼻祖、先蚕娘娘、蚕神、祖神、行神等,中国历史课本已确认“嫘祖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母祖”。尽管民间史料中个别说法未必可信,辑录历代文献呈现原文以供方家研究。
★黄帝娶于西陵氏,谓之累祖。——战国《世本》(郭琰注)
★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陈处若水,生韩流。韩流耀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日阿女,生帝颛项。(清代郝懿行笺疏: "雷,姓也;祖,名也。”) ——战国《山海经·游内经》
★黄帝竖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史记·封禅书》
★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
——《大戴礼记·帝系》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西汉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第一》
★后周制,皇后乘翠辂,率三妃、三嫔、御媛、御婉、三公夫人、三孤内子至套所,以一太牢亲祭,进奖先蚕四陵氏神。
——唐,魏征/令狐德榮《隋书·志第二·礼仪二》
★(司马贞)按:黄帝四妃,象后妃四星。皇市谧云:元妃西陵氏女,日累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日女节,生青阳。次妃彤血氏,生夷鼓,一名苍林。次妃姨母,班在三人之下。按:《国语》,夷鼓、苍林是二人。又按:《汉书·古今人名表》,彤值氏生夷跋,蟆母生苍林,不得如谧所说。太史公乃据《大戴礼》,以嫘祖生昌意及玄器,玄嚣即青阳也。皇甫谧以青阳为少昊,乃方雷氏所生,是其所见异也。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1)帝娶西酸氏于大梁,日嫘祖,为元妃。生二子玄嚣、昌意。(2)黄帝妃姨母于四妃之班居下,貌甚丑而最贤,心每自退。帝周游行时,元妃嫘祖死于道,帝祭之以为祖神,令次妃媒母监护于道,以时祭之。因以姨母为方相氏。
——米·张君房《云笈七签·轩辕本纪》
★“西陵氏,古侯国也,黄帝妻西陵氏女为妃,名“祖"氏,《风俗通》祖之后,《左传》晋七舆大夫虎。”——米·郑樵《通志·氏族略》
★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治丝、养蚕、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
——北宋·刘恕《通鉴外纪》
★(嫘)祖者,道神。黄帝之妃曰累祖,好远游,死道路,故祀以为道神,以求道路之福。——东汉.崔寔《四民月令》
★黄帝娶于西陵氏女,是为嫘祖。嫘祖好远游,死于道,后人祀以为行神。
——北來·丁度《集韵·平脂》
★(1)嫘祖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为先蚕。(2)帝之南游,西陵氏殒于道,式祀于行。以其始蚕,故又祀为先蚕。(3)元妃西陵氏曰嫘祖,生昌意、玄嚣、龙苗三人,昌意就德,逊居若水。有子三人:长曰乾荒、次安、季悯。乾荒生帝颛顼,是为高阳氏;安处西土,后日安息,汉来复者为安氏,延李氏;悃迁北土,后为党项之辟,为后拓拔氏。(4)昔黄帝子昌意娶蜀山氏,而昌意之子乾荒亦娶于蜀山氏,惟其后叶及高辛氏以其少子封蜀则继之者也。(5)帝颛顼高阳氏,姬姓,名曰颛项。黄帝氏之曾孙。祖曰昌意,黄帝之震适也。行劣不似,逊于若水,娶蜀山氏曰景(女業),生帝乾荒(即韩流)。(6)玄嚣姬姓,降居泜水,生帝喾,是为高辛氏;龙苗生吾融,为吾氏;吾融生卞明,封于卞,为卞氏。卞明弃其守,降之南,裔生白犬,是为蛮人之祖。
——南宋·罗泌《路史·后纪》
★西陵之女嫘祖为帝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蚕以供衣服,而无酸嫁之患,后世祀为先蚕。——宋元·金履样《通鉴前编·外纪》
★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实为要典。若夫汉祭菀窳妇人、寓氏公主,蜀有蚕女马头娘,又有谓三姑为蚕母者,此皆后世之溢典也。
——元·王祯《农书》
★西陵氏日嫘祖,为黄帝元妃。淮南王《蚕经》云“西陵氏劝蚕稼,亲蚕始此。”《皇图耍览》云“伏羲化蚕,西陵氏始蚕。”《礼记·月令》:季春,“后妃斋戒,享先蚕而躬榮,以劝蚕事。”《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诏后帅内外命妇,始祭蚕于北郊。”(蚕于北郊,以纯阴也)上古有蚕丛帝,无文可考。盖古者蚕祭皆无主名,至后周坛祭先蚕,以黄帝元妃西陵氏为始,是为“先蚕”。历代因之。
——摘自《国学宝典·子部·科技》
★西陵氏之女嫘祖-…始教民有蚕,治丝茧以供衣服。…故后世祀为先蚕。
——清·吴乘权《纠鉴易知录》
★为蚕祈福,谓之先蚕。——清光绪上游慈母堂《集说诠真》
★雷祖从帝南游,死于衡山,遂葬之。今,峻有胃祖峰,上有雷祖之落,谓之先蚕家。其峰下曰西陵路,盖西陵氏始蚕,后人祀为先蚕也。
——清·李元度重修《南岳志》引《湘衡稽古》
★(i)《周礼》郑注上引房星,以马神为蚕神。蚕、马同出天驯,然天驷可云马祖,实非蚕神。《淮南子》引《面经》,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其制衣裳自此始。汉祀苑家菀窳妇人、寓氏公主,事本无稽。……有明厘定祀典,百神径依本号,如农始炎帝,止称先农神;则蚕始黄帝,亦宝称先蚕神。(2)乾隆七年)是岁完皇后飨先蚕礼,立室,像奉先蚕西陵氏神位。——赵尔撰等《清史稿·五十八·礼二》
★姬轩辕的妻子嫘祖,和姬轩辕的大臣仓颉、隶首、容成,都有同样伟大的贡献。嫘祖发明养蚕抽丝。蚕看起来是一种丑陋的昆虫,经过嫘祖信心的观察,终于发现它们吐出来的东西可以织成绸缎。中国以丝绸品独霸世界四千余年,完全是开创的功绩。 ——柏杨《中国人纲史》
★今世在汉族地区流传较多的,则是嫘祖始蚕说,此说是早始于北周。
——方鸿声等编《中国养蚕学》
★元朝王祯的《农书》(1313)卷六载:“淮南王《蚕经》说,黄帝元妃嫘祖西陵氏开始养蚕,用于制作黄帝的衣裳,故养蚕从此开始。”此为在中国广泛引用的养蚕起源。——日本文部省编高等学校用书《养蚕》
★传说龙是轩辕黄帝统一三大部落、七十二小部落后,为了团结稳定而归纳了各部落的图腾特点,设计出龙的图案。而黄帝的第一妻室嫘祖受黄帝制定龙图腾的启示,挑选出余下的各部落图腾,仿照黄帝的做法制定出了凤凰图腾。
——童辉《中华姓氏大全集》
★传说黄帝有个妻子名叫嫘祖,亲自参加劳动。本来蚕只有野生的,人们还不知道蚕的用处。嫘祖教妇女养蚕、缫丝、织帛,打那时起,就有了丝和帛了。——林汉达、曹余章《上下五千年》
★西陵氏,黄帝元妃,又称嫘祖,始教民蚕,治丝茧,后世祀为先蚕。
——臧励和等《中国人名大辞典》
★西陵氏,黄帝时氏族名。古史传说,黄帝娶于西陵氏,是为累祖(亦称嫘祖)。教民养蚕治丝,后因以为先蚕之神。——《辞源》
嫘祖,一作累祖、雷祖,传说中国养蚕治丝的发明者,后世视为先蚕。传为西陵氏女,黄帝之委。——《称游》
★嫘祖,传说中黄帝元妃,西陵氏女,我国最早养蛋的人。自南朝宋元嘉以来,历代封建帝王设先蚕坛,礼嫘祖为先蚕(蚕神)。一说为行神。 ——《汉语大词典》
★(1)嫘祖是我们先祖女性中的杰出代表,是伟大发明家、创造家。她“始教民养蚕,治丝茧以制衣服”,对人类从愚味走向文明,功助卓著,被后人奉为“先蚕圣母”,与炎帝、黄帝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为人文始祖。(2)嫘祖诞生在古西陵,今四川盐亭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历代文献汇典》
★黄帝的元妃嫘祖,是有史籍记载的巾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从史籍记载、民间传说等多方面来看,嫘祖的诞生地即今四川省盐亭县。嫘祖的历史功绩主要有:第一、嫘祖从小就聪明伶俐,是她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第二、在野蚕家养的巨大变化中,嫘祖抽丝织绸制衣装的重大发明,对人类从患眯走向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三,媒祖又首倡嫁娶媒,在部落战争中与轩辕黄帝结为百年之好,开族外通婚之先河,嫘祖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母祖。
——中学课本《中国历史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据传,第一个教人们裁养蚕的不是别人,正是黄帝的夫人嫘祖。嫘祖本为西陵之女,后来嫁给黄帝。后世奉嫘祖为“先蚕”;所谓“先”,就是指她最先教民育蚕排丝,所以嫘祖又叫蚕母。这样一位功系万代的女人,她的老家就在四川。口耳相承的传说里,嫘祖是盐亭人。在盐亭县金鸡乡嫘村山,这个据说是嫘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至今还流传着关于这位杰出女性的故事。
——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四川历史与社会四川政治文明历程》
★"丝布帮。"传说轩辕黄帝之妻嫘祖,教民养蚕、纺织,故已头行纺织业祀奉为神,塑像于上乘寺。每年九月十九日祭祀,称为嫘祖会。” “缝纫业。敬奉轩鞍,以九月二十八日为轩辙会。”——四川省《盐亭县志》
★嫘祖是黄帝正妃,她贤惠善良,又是养蚕巢丝的创始人,为促进我们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陕西省志·黄帝陵志》
★嫘祖为轩辕黄帝的元妃,是养蚕抽丝的伟大发明家,是有史籍记载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是中国第一位国母,是我们民族之"根”。嫘祖的子孙,都是国家栋梁,蔓延于各地和各个时期:五帝中的颛顼、帝誉、帝尧、帝舜和夏商周秦的帝王及春秋、战国的诸侯都是嫘祖的嫡世孙;古代少数民族中的鲜卑、例奴、羌、契丹、党项、蒙占、藏等族的首领和他们所建立的诸国的帝王都是嫘祖的苗背; 《百家姓》中有三分之二的姓氏是嫘祖的血统。由于几千年来多支民族的大融合,中华亿万儿女,皆有嫘祖的血脉,所以嫘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之母。
——黄濂著《黄帝正妃嫘祖·前言》
★黄帝公孙轩辕氏,实吾中华民族之元祖。…其子孙之蔓延于各地也,如汉族固为其苗裔,而西藏族之羌,回族之安息,苗黎族之禹号,蒙古族之匈奴,东胡族之鲜卑。余人之祖且为黄帝之子清,满清则金人之后也,是皆近世治史者所能考信。是中华民族之全体,均皆黄帝之子孙也。——于右任编纂《黄帝功德纪·序》
★"1992年6月19日《华声报》(转载1991年美国《国家地理》10月专号):北美洲今美国纽约州的(莫哈河奥次顿哥村)易洛魁人,是五千至六千年前移民美洲的中国轩辕黄帝族的裔胄。(美国学者布普洽·约瑟所提)证据是1491年前哥伦布时期发现美国境内印第安易洛魁人保存的鹿皮画《轩辕酋长礼天祈年图》和《蚩尤风后归虚扶桑值夜图》;易洛魁人还声言他们是5、6千年前拓荒美洲的黄帝轩辕族人。” "嫘祖故里四川盐亭县祖家湾高山古墓群中一墓穴石壁上有极似美国发现的易洛魁人保存的《轩辕酋长礼天祈年图》和《 蚩尤风后归虚扶桑值夜图》两张鹿皮画的图案。”(《人民日报》1993年11月23日新华社电讯,美国科学家华莱士根据人体遗传基因分析,论定美洲印第安人是早期横渡太平洋的中国水手的后裔。) ——王德奎赵均中主编《嫘祖研究》
(收集整理:赵均中等)
【红色中篇小说】天子山风云——谨以此文献给曾经战斗在这片热土的先辈们
2022-12-05
【迎女神 开太平】中华大孝习米读书会“医道”栏目 第107期 2022.12.07
2022-12-06
【迎女神 开太平】中华大孝习米读书会“跟着习近平总书记学党史” 第138期
2022-12-06
【迎女神 开太平】中华大孝习米读书“爱国光荣”栏目 2022.12.07
2022-12-06
【迎女神 开太平】中华大孝习米读书会“我们一起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52期
2022-12-06
文化记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打造东方文明社会标准 筹建“嫘祖大学”
2022-12-03
华夏最早国道 中华丝绸之路 米仓古道 是中华文明崛起繁荣的基石
2022-12-04
【迎女神 开太平】中华大孝习米读书会学习资料(第375期 )2022.12.07
2022-12-06
【迎女神 开太平】中华大孝习米读书会“医道”栏目 第106期 2022.12.06
2022-12-05
【迎女神 开太平】中华大孝习米读书会“跟着习近平总书记学党史” 第137期
2022-12-05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民生路6号 欢迎来电咨询
十大正规买球平台的版权所有 十大正规买球平台 copyright ©2016-2017 绵阳和谐人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备案号:粤icp备14000102